全自动杀菌釜的清洗和维护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及确保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,需结合设备结构(如釜体、管路、密封件、控制系统等)和使用频率制定规范流程,核心要点如下:
一、清洗要点
日常清洗(每次使用后):
先排空全自动杀菌釜内残留的水或冷凝水,用清水冲洗釜体内部,去除食品残渣、污渍等;若处理过含油脂或高黏度的产品,需用温水(40~50℃)配合中性洗涤剂(如食品级洗洁精)循环冲洗,重点清洁釜体底部、喷淋嘴、支架等易积垢部位,避免残留物腐败变质或形成顽固污渍;冲洗完成后,打开釜门和排水阀,确保釜内无积水,保持干燥通风,防止细菌滋生。
同时,需清洁全自动杀菌釜外部,用湿布擦拭控制面板、釜门表面及机身,避免灰尘、油污堆积影响操作或设备散热。
定期深度清洗(每周或每月,根据使用频率调整):
针对管路、阀门、过滤器等易堵塞或结垢的部件,需拆卸清洗,例如,拆开蒸汽或水管路的过滤器,清除滤网内的杂质;对喷淋系统的喷嘴进行疏通,防止因堵塞导致喷淋不均匀,影响杀菌效果。
对于全自动杀菌釜体内部的水垢(尤其长期使用硬水的情况),可采用食品级除垢剂(如柠檬酸溶液)循环浸泡或冲洗,浸泡时间根据结垢程度调整(通常1~2 小时),之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残留的除垢剂,避免对设备材质或食品造成污染。
二、维护要点
密封件维护:
釜门的密封圈是保证设备密闭性的关键,每次使用前需检查其是否完好,有无裂纹、磨损或变形;若发现密封圈老化、弹性下降,应及时更换,避免杀菌过程中出现漏气、漏水现象,影响压力和温度稳定性。日常可定期用食品级硅油涂抹密封圈,保持其弹性,延长使用寿命。
管路与阀门检查:
定期检查蒸汽管、水管、安全阀、压力表等管路和附件,确保连接牢固、无泄漏;对阀门进行手动启闭操作,防止因长期不动作导致卡滞;安全阀和压力表需按国家规定定期校验(通常每年一次),确保其灵敏准确,避免压力异常引发安全事故。
传动与控制系统维护:
若全自动杀菌釜带有搅拌或旋转机构,需定期检查电机、轴承等传动部件,按说明书要求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,减少摩擦损耗,确保运转顺畅;对于控制面板、传感器(如温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),需定期校准,防止因数据漂移导致杀菌参数不准确,影响产品质量。
材质保护:
全自动杀菌釜体若为不锈钢材质,需避免接触强酸、强碱等腐蚀性物质,清洗时禁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,防止刮伤表面镀层,导致锈蚀;若发现釜体有轻微锈蚀,应及时用细砂纸打磨后涂覆食品级防锈漆(仅限非接触食品的外表面),接触食品的内表面需采用不锈钢专用修复方式处理。
停机维护(长期不用时):
若设备需停用较长时间,需彻底清洗釜体及管路,确保无残留水分;关闭总电源、蒸汽源和水源,釜门略微开启,保持内部通风干燥;将易损件(如密封圈)拆下,清洁后单独存放于干燥处;定期通电检查控制系统,防止电子元件受潮损坏。
三、注意事项
清洗和维护必须在设备停机、断电、卸压的状态下进行,严禁带压操作,确保人员安全。
所有使用的清洗剂、润滑剂、修复材料等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,避免化学物质污染食品。
建立全自动杀菌釜维护记录台账,详细记录清洗时间、维护内容、更换部件型号等信息,便于追溯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
通过规范的清洗和维护,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,保障杀菌釜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,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。
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