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环热水杀菌锅杀菌后确保豆制品品质,需从杀菌参数控制、冷却工艺、设备清洁、环境管控及后续检测等方面综合操作,具体要点如下:
一、精准控制杀菌参数
温度与时间:根据豆制品类型(如豆干、豆浆、腐乳等)和包装形式(袋装、瓶装、罐装),设定合理的杀菌温度(通常100~121℃)和时间(15~30分钟),避免过度杀菌导致口感软烂或营养流失,或杀菌不足引发微生物残留。
压力稳定:杀菌过程中保持循环热水杀菌锅内压力与温度匹配(如高压杀菌时压力需维持0.1~0.2MPa),防止包装膨胀破裂或杀菌不彻底。
二、优化冷却工艺
分段冷却:
阶段 1:杀菌结束后,先通过循环水缓慢降温(避免温差过大导致产品变形),至锅内温度降至 80℃左右。
阶段 2:切换为洁净冷水(如经过过滤或软化的水)继续冷却至室温(25℃以下),缩短产品在高温区间的停留时间,减少热损伤。
水质管理:冷却用水需符合食品生产标准,避免水中杂质、微生物或化学物质污染产品,可定期对冷却水进行消毒(如添加次氯酸钠)。
三、设备清洁与维护
杀菌锅清洁:杀菌后及时清除循环热水杀菌锅内残留的污垢、碎渣及微生物膜,使用食用级清洗剂(如氢氧化钠溶液)和高压水冲洗,定期进行空锅杀菌(如 121℃、30 分钟),防止交叉污染。
管道与阀门维护:检查循环水泵、喷嘴、压力表等部件是否堵塞或损坏,确保杀菌时热水循环均匀,避免局部杀菌不彻底。
四、环境与人员管控
冷却间卫生:冷却过程需在洁净环境中进行(如设置防尘车间、定期消毒),避免空气中的尘埃、微生物附着在产品表面。
人员操作规范:操作人员需穿戴洁净工作服、手套和口罩,接触产品前对手部和工具进行消毒,减少人为污染风险。
五、成品检测与储存
微生物检测:杀菌后抽取样品进行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致病菌(如沙门氏菌)等指标检测,合格后方可入库。
感官与理化指标:检查产品色泽、质地、气味是否正常,测定 pH 值、水分含量等理化参数,确保符合产品标准。
储存条件:成品应存放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仓库中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环境,根据产品保质期定期巡查,防止储存过程中变质。
六、异常处理与追溯
若发现杀菌后产品出现胀袋、酸败等问题,需立即追溯杀菌记录(如温度曲线、压力变化),排查设备故障、参数设置错误或原料污染等原因,并及时调整工艺或隔离不合格批次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同时,很大程度保留豆制品的口感、风味和营养,确保产品品质稳定。
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