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杀菌釜通过针对性的杀菌处理与工艺优化,能有效延长冷冻鱼类的保质期,其核心逻辑是杀灭或抑制导致鱼类腐败的微生物(如细菌、霉菌等),并破坏部分影响品质的酶类,减少后续冷冻储存中的变质风险,具体作用机制和过程如下:
先是高效杀灭腐败微生物是关键。冷冻鱼类在捕捞、运输或初加工过程中易沾染多种微生物(如假单胞菌、肠杆菌等),这些微生物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可能缓慢繁殖,导致鱼肉变质。全自动杀菌釜通过精准控制温度、时间和压力(如采用高温蒸汽、热水喷淋或高压处理等方式),可针对性杀灭鱼类表面及浅层组织中的微生物,例如,对于包装后的冷冻鱼块,杀菌釜可在60-90℃的温度下维持数分钟至数十分钟(具体参数根据鱼的种类、大小及污染程度调整),既能有效灭活大部分致病菌和腐败菌,又能避免高温过度破坏鱼肉的质地和营养。
其次,抑制内源酶活性有助于延缓品质劣变。鱼类体内含有蛋白酶、脂肪酶等内源酶,即使在冷冻条件下,这些酶的活性也难以完全被抑制,长期储存会导致鱼肉蛋白质分解、脂肪氧化,出现肉质变软、异味等问题。全自动杀菌釜的热处理过程可使部分内源酶变性失活,降低其在后续冷冻储存中的催化作用,从而减缓鱼肉的生化变质速度,例如,经适度高温处理的冷冻鱼片,其脂肪氧化速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鱼片,能更长时间保持新鲜的风味和口感。
此外,配合包装工艺增强防护效果。全自动杀菌釜常与密封包装技术结合使用,在杀菌前对鱼类进行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(如充入氮气、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),杀菌后可减少包装内残留的微生物,同时隔绝外界氧气和水分,避免冷冻储存中因反复解冻复冻导致的二次污染和品质下降,例如,真空包装的鱼类经杀菌釜处理后,在-18℃冷冻条件下,保质期可较未处理的同类产品延长1-3个月。
然而,杀菌参数的控制需要精准平衡,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,可能导致鱼肉硬化、水分流失过多,影响食用品质;若参数不足,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,因此,全自动杀菌釜通常会根据鱼类的品种(如海水鱼、淡水鱼)、加工形式(整鱼、鱼段、鱼糜等)以及目标保质期,通过程序化设置实现个性化的杀菌方案,在保障杀菌效果的同时很大程度保留鱼类的原有品质,从而有效延长其冷冻储存的保质期。
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