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
新闻中心
公司动态

全自动杀菌釜在肉制品罐头生产中的应用与工艺优化

发表时间:2025-08-21

全自动杀菌釜在肉制品罐头生产中是保障产品商业无菌、延长保质期的核心设备,其应用需结合肉制品高蛋白、高脂肪、易腐败的特性,通过精准控制杀菌参数与工艺优化,实现杀菌效果与产品品质的平衡。

一、在肉制品罐头生产中的核心应用场景

高压杀菌处理

肉制品罐头(如午餐肉、红烧猪肉、肉糜罐头等)多为低酸性食品(pH4.6),易滋生肉毒杆菌等耐热致病菌,需采用高温高压杀菌。全自动杀菌釜可通过程序控制将温度稳定在 115-121℃、压力维持在0.12-0.15MPa,根据罐头规格(如340g铁罐、250g铝罐)设定杀菌时间(通常20-60分钟),确保杀灭所有微生物芽孢,例如,午餐肉罐头因脂肪含量高、导热性差,需采用“升温-恒温-降温”三段式杀菌:升温阶段缓慢升压至目标温度(避免罐头内压力骤升导致变形),恒温阶段保持温度均匀,降温阶段通过喷淋冷却水快速降压,减少脂肪氧化和肉质变柴。

防胀罐与形态保持

肉制品罐头在杀菌过程中,内容物(尤其是含气肉类)会因温度升高产生膨胀,若压力控制不当易出现胀罐、漏罐。全自动杀菌釜通过“反压杀菌”技术解决这一问题:在升温阶段同步向釜内通入压缩空气,使釜内压力始终略高于罐头内部压力(通常高0.02-0.03MPa),平衡内外压力;降温阶段缓慢释放压力,避免罐头因内外压差过大而变形。对于带骨肉制品(如排骨罐头),杀菌过程中还需控制喷淋水的冲击力,防止骨头刺破罐身,釜内喷淋系统多采用旋转式布水器,确保水流均匀覆盖罐头表面,避免局部受力过大。

批次化与连续化生产适配

针对规模化生产,全自动杀菌釜可通过PLC 控制系统实现多批次参数记忆与调用:例如,同一生产线切换猪肉罐头与牛肉罐头时,无需手动调整参数,系统可直接调取预设程序(牛肉因肌肉纤维更粗,杀菌时间需延长5-10分钟)。对于连续式杀菌需求,部分设备采用“进出料联动装置”,通过输送带将罐头自动送入杀菌釜,完成杀菌后自动移出至冷却区,减少人工干预,降低二次污染风险。

二、工艺优化方向与关键技术

杀菌参数的精准调控

温度均匀性优化:釜内设置多点温度传感器(顶部、中部、底部各1-2个),实时监测温差,通过调整喷淋水流量、蒸汽喷射位置使釜内温差控制在±1℃以内。对于大容量罐头(如1kg铁罐),可采用“脉冲式杀菌”:在恒温阶段周期性升高压力(每次维持30秒),促进热量向罐头中心传递,缩短杀菌时间(比传统工艺减少10%-15%),避免中心部位杀菌不足或表面肉质过度加热。

时间-温度组合优化:根据肉制品pH值和水分活度(Aw)调整参数,例如,添加磷酸盐的肉制品(pH略高)需适当提高杀菌温度(如从118℃升至121℃);高水分含量的肉糜罐头(Aw0.95)需延长恒温时间,而含酒精的调味肉类罐头(Aw0.90)可适当缩短时间,减少风味物质挥发。

节能与品质协同优化

余热回收利用:将杀菌后的高温冷却水(80-90℃)引入预热罐,用于预热待杀菌的罐头或清洗用水,降低蒸汽消耗(可节能20%-30%)。同时,釜体采用聚氨酯保温层,减少散热损失,使降温阶段的水温仍能维持在60℃以上,便于后续回收利用。

减少营养与风味损失:通过缩短高温杀菌时间(如采用121/30分钟替代115/60分钟),降低肉类中蛋白质变性程度和维生素(如B族维生素)的破坏;在降温阶段采用梯度降温(从121℃先降至80℃,再降至40℃),避免肉质因骤冷收缩导致的口感变硬。

智能化防错与追溯

系统集成物联网模块,实时记录每批次杀菌的温度、压力、时间曲线,并自动上传至生产管理系统,实现全程可追溯。同时设置多级报警机制:若温度波动超过±2℃、压力异常持续5秒以上,系统会自动暂停杀菌程序并声光报警,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下工序。

三、应用价值与注意事项

全自动杀菌釜的应用使肉制品罐头的杀菌合格率从传统人工操作的95%提升至99.5%以上,保质期稳定在12-24个月。但需注意定期清洁釜内管道(避免残留肉渣滋生细菌)、校准温度传感器(确保参数精准),并根据罐头包装材质(马口铁、铝箔、玻璃)调整反压参数(玻璃罐需更低的压力梯度,防止炸裂)。

全自动杀菌釜通过精准的参数控制、智能化适配与工艺优化,在保障肉制品罐头安全的同时,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,是规模化肉制品罐头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。

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