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
新闻中心
公司动态

全自动杀菌釜在中小型食品企业的普及率提升策略

发表时间:2025-09-28

中小型食品企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其在杀菌设备升级中普遍面临“预算有限、技术储备不足、认知偏差”三大痛点,导致全自动杀菌釜普及率不足30%,仍大量依赖半自动/手动设备,制约了产品品质提升与规模化发展。提升普及率需围绕“降低应用门槛、解决核心顾虑、强化价值感知”三大核心,从“政策引导、市场服务、技术适配、认知培育”四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策略,帮助中小型企业跨越“不敢用、不会用、用不起”的障碍,推动杀菌设备从“半自动向全自动”的升级转型。

一、政策与金融协同:降低企业“用不起”的成本门槛

中小型食品企业的核心顾虑是“初期采购成本高”(全自动杀菌釜单价15-30万元,约占企业年度设备投入的40%-60%),需通过政策补贴、金融支持、税收优惠等组合措施,分摊成本压力,降低投资风险,让企业“买得起、敢投入”。

(一)精准化政策补贴:聚焦“提质升级”需求

传统普惠性补贴易出现“撒胡椒面”现象,需针对中小型食品企业的特性设计精准补贴政策:

分类补贴,优先重点品类:围绕地方特色食品(如区域罐头、卤味、豆制品)、出口导向型企业(需符合欧盟BRC、美国FDA等认证要求)、民生保障品类(如预制菜、方便食品),将全自动杀菌釜纳入“食品质量提升专项补贴”,补贴比例按企业规模与产品类型差异化设定 —— 微型企业(年销售额<1000万)补贴30%-50%,小型企业(1000-5000万)补贴20%-30%,中型企业(5000-5亿)补贴10%-20%,避免“大企业抢补贴、小企业无机会”;同时要求补贴资金需专项用于设备采购,企业需提交“杀菌效果改善报告”作为验收依据,确保补贴落地见效。

以旧换新,降低替换成本:针对仍在使用手动/半自动杀菌釜的企业,推出“以旧换新补贴”—— 企业淘汰老旧设备(需提供设备报废证明),购买全自动杀菌釜时可额外获得5%-10%的补贴(与基础补贴叠加后,补贴高至可达60%),同时鼓励设备厂家回收老旧设备进行资源化处理(如拆解再利用金属部件),减少企业处理旧设备的负担,。例如,某省2024年推出的“食品设备升级计划”中,某卤味企业用2台手动杀菌釜(使用5年)以旧换新,购置1500L全自动杀菌釜,叠加补贴后实际支出仅8万元,较全额采购节省60%,大幅降低了投入压力。

(二)灵活化金融支持:缓解资金周转压力

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“融资难、贷款周期长”问题,需联合金融机构设计适配的金融产品,解决“资金周转”痛点:

设备分期贷款,低息或免息:与银行、融资租赁公司合作,推出“全自动杀菌釜专项分期方案”—— 企业首付30%即可提货,剩余款项分1-3年免息分期支付(利息由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补贴),且无需额外抵押(以设备本身作为抵押);针对信用良好的企业(如连续3年无质量投诉),可延长分期至5年,进一步降低月还款压力。

供应链金融,依托厂家信用:由全自动杀菌釜头部厂家(如山东新华医疗、江苏新美星)提供“买方信贷”,企业向厂家采购设备时,可直接与厂家签订“延期付款协议”(最长6个月免息账期),厂家再通过金融机构贴现回笼资金,降低企业融资门槛。这种模式依托厂家的信用背书,避免了中小型企业因“信用评级低”无法获得贷款的问题,某厂家通过该模式,2023年帮助50余家中小型企业完成设备采购,带动普及率提升8%

二、技术与服务适配:解决企业“不会用”的能力障碍

中小型食品企业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(多数企业仅 1-2名设备维护人员,且无杀菌工艺研发能力),全自动杀菌釜的“智能化操作、工艺调试、维护保养”成为应用障碍。需通过“技术简化、服务下沉、培训赋能”,让企业“会操作、能维护、善应用”。

(一)设备技术简化:适配中小型企业的操作能力

设备厂家需针对中小型企业的需求,开发“轻量化、傻瓜化”的全自动杀菌釜机型,降低操作与维护难度:

简化操作界面,降低学习成本:将传统复杂的PLC控制系统简化为“一键式操作面板”,预设“罐头、饮料、卤味”等常见品类的标准化杀菌配方(如“猪肉罐头”对应121℃、30分钟,“玻璃瓶果汁”对应85℃、15分钟),操作人员仅需选择产品类型、点击“启动”即可,无需手动设置温度、时间等参数;同时配备“故障语音提示”(如“温度传感器异常,请检查接线”),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排查基础故障。某厂家推出的“简易款”全自动杀菌釜,操作培训时间从传统机型的3天缩短至2小时,深受中小型企业欢迎,上市半年销量占比达40%

模块化设计,降低维护难度:将设备核心部件(如加热管、温度传感器、水泵)设计为“模块化组件”,采用快速插拔接口,更换时无需专业工具,企业维护人员通过厂家提供的“维护视频教程”即可自行更换;同时提供“易损件备用包”(包含加热管、密封圈等常用部件),企业可提前储备,避免因部件损坏导致停机(传统机型需等待厂家上门维修,平均停机3-5天,模块化设计可将停机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)。

(二)服务下沉:构建“本地化+远程化”的服务网络

中小型企业多分布在县域或乡镇,厂家传统的“中心城市服务站”模式无法满足快速响应需求,需构建“本地化服务+远程支持”的双重服务体系:

建立县域级服务网点,缩短响应时间:联合地方食品机械经销商、维修服务商,在食品产业集中的县域建立“全自动杀菌釜服务网点”,配备专业维修人员与常用配件,承诺“2小时内响应、24小时内上门”;同时网点提供“免费上门调试”服务,设备安装后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企业操作人员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某厂家在全国建立80余个县域服务网点后,售后响应时间从平均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,客户满意度提升35%

远程诊断与工艺支持,解决技术瓶颈:为设备加装“远程监控模块”(通过4G/Wi-Fi 连接),厂家技术人员可实时查看设备运行数据(如温度曲线、压力变化),远程协助企业排查故障(如通过调整参数解决“杀菌不均”问题);同时提供“工艺定制服务”,企业只需提供产品特性(如包装材质、pH 值、水分含量),厂家即可通过远程协助优化杀菌配方(如针对某企业的“真空包装卤鸭”,将杀菌温度从121℃降至115℃,保留肉质鲜嫩度的同时确保无菌),解决中小型企业“无工艺研发能力”的痛点。

(三)分层培训:赋能企业全链条技术能力

针对企业不同岗位人员(操作人员、维护人员、管理人员),开展分层培训,确保设备“用得好、用得值”:

操作人员:实操培训,确保安全规范:联合地方行业协会,在产业集中区举办“免费实操培训班”,采用“理论+实操”模式(理论1天,学习安全操作规范;实操2天,在模拟生产线练习开机、参数调整、应急停机),培训合格后颁发“操作证书”;同时制作“图文版操作手册”“短视频教程”,企业可随时查阅,巩固培训效果。

维护人员:技能培训,提升自主维护能力:厂家定期举办“维护技能培训班”,培训内容包括“部件更换、日常保养(如每周清洗喷淋管道、每月检查密封圈)、常见故障排查”,并提供“维护实训设备”让学员动手操作;培训后建立“维护人员交流群”,厂家技术人员实时解答问题,形成长期技术支持。

管理人员:价值培训,强化升级认知:针对企业老板、生产负责人,开展“全自动杀菌釜价值研讨会”,通过“案例对比”(如某企业使用后退货率从10%降至1%、人工成本年省5万元)、“成本测算”(如投资回报周期1.5年),让管理人员直观感知全自动杀菌釜的“品质提升+成本节约”价值,推动决策落地。

三、认知与场景培育:消除企业“不敢用”的顾虑

中小型企业对全自动杀菌釜存在“认知偏差”:部分企业认为“现有设备能满足需求,升级没必要”,部分担心“设备复杂易出故障”“升级后产品品质提升不明显”。需通过“场景化示范、数据化验证、标杆化引领”,消除顾虑,强化“升级即提质、提质即增收”的认知。

(一)场景化示范:让企业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

在食品产业集中区建立“全自动杀菌釜示范车间”,或开展“上门试用”活动,让企业亲身体验设备优势:

建立产业带示范车间,实地观摩学习:在罐头、预制菜、卤味等产业带(如福建漳州罐头产业带、河南漯河预制菜产业带),选择1-2家龙头企业建立“示范车间”,配备不同规格的全自动杀菌釜,开放给周边中小型企业参观;示范车间安排专人讲解“设备操作流程、杀菌效果对比(如全自动设备杀菌后的产品色泽、口感vs半自动设备)、成本节约数据”,并组织企业现场体验“一键启动”“自动出罐”等功能,直观感受自动化优势。某示范车间建成后,半年内接待200余家企业参观,带动30余家企业采购全自动杀菌釜。

推出“免费试用1个月”活动,降低尝试风险:设备厂家联合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,推出“全自动杀菌釜试用计划”—— 企业无需支付押金,即可免费试用设备1个月,试用期间厂家提供上门安装、操作培训与技术支持;试用结束后,若企业满意再签订采购合同,不满意则由厂家收回设备,这“先体验后购买”的模式,消除了企业“担心效果不好”的顾虑,某厂家通过该活动,试用转化率达60%,显著提升了市场渗透速度。

(二)数据化验证:用“硬数据”证明价值

通过“第三方检测、成本测算报告”,用客观数据证明全自动杀菌釜的“品质提升”与“成本节约”价值,增强企业信心:

第三方检测报告,验证品质提升:联合国家级食品检测机构(如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),对使用全自动杀菌釜与半自动设备的同一产品进行“杀菌均匀性、营养保留率、保质期”检测,并出具对比报告 —— 例如,某检测报告显示,某卤味企业使用全自动杀菌釜后,产品杀菌均匀性(各部位 F 值偏差)从±2.0降至±0.5,维生素B1保留率从60%提升至85%,保质期从6个月延长至9个月,为企业开拓高端市场(如商超、出口)提供数据支撑。

定制化成本测算,量化收益:针对意向企业,厂家提供“定制化成本测算报告”,结合企业的产能(如日产量5吨)、现有设备能耗(如半自动设备每批次能耗15kWh)、人工成本(如2名操作人员月薪6000元),测算“升级全自动设备后的年能耗节约、人工节约、退货率降低带来的损失减少”,并计算投资回报周期,例如,某卤味企业的测算报告显示,升级全自动设备后,年节约成本12万元,投资回报周期1.2年,让企业清晰看到“升级即增收”的逻辑。

(三)标杆化引领:用“身边案例”带动升级

挖掘中小型企业中的“升级标杆”,通过“线上宣传、线下分享会”推广其经验,形成“同行带动同行”的效应:

挖掘本地标杆企业,传播升级故事:在每个县域或产业带,挖掘1-2家“成功升级”的中小型企业(如某小型罐头厂升级后产品出口量增长50%,某卤味企业升级后进入连锁商超),拍摄“升级前后对比”短视频(如升级前人工忙碌、产品退货多;升级后1人操作多台设备、产品品质稳定),在地方食品行业协会公众号、短视频平台(抖音、视频号)传播,让企业看到“身边同行的成功案例”,增强升级意愿。

举办“升级经验分享会”,交流实战心得:组织标杆企业负责人举办“经验分享会”,分享“升级决策过程(如为何决定升级)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(如初期操作不熟练如何快速掌握)、升级后的收益(如产品售价提升10%、订单量增长20%)”,并现场解答其他企业的疑问(如“小批量生产是否适合全自动设备”“设备维护成本高不高”),这“同行分享”比厂家宣传更具说服力,某分享会结束后,当场有15家企业表达了采购意向。

四、产业链协同:构建“设备+工艺+市场”的生态支持

全自动杀菌釜的普及率提升,并非单一设备的推广,需联动“设备厂家、原料供应商、渠道商、检测机构”,构建全产业链支持生态,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“升级设备→提升品质→拓展市场”的闭环,让升级带来“实实在在的收益”。

(一)“设备+工艺”协同:提供“一站式解决方案”

设备厂家联合食品工艺研发机构,为企业提供“设备+工艺”打包方案,解决“升级设备后不知如何优化工艺”的问题:

定制化杀菌工艺配方:针对企业的特定产品(如某企业的“玻璃瓶装杨梅罐头”),研发机构结合全自动杀菌釜的特性(如精准控温、分段升温),定制“专属杀菌配方”(如先80℃预热5分钟,再105℃杀菌20分钟,最后梯度降温至40℃),避免“设备升级但工艺落后”导致品质提升不明显;同时提供“产品口感优化建议”(如调整杀菌时间保留果肉脆度),帮助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。

配套辅助设备推荐:根据企业产能与产品特性,推荐适配的“前处理设备(如自动清洗机)、后包装设备(如真空封罐机)”,形成“全自动生产线”,避免“全自动杀菌釜与手动前处理设备不匹配”导致的效率瓶颈。例如,某企业采购全自动杀菌釜后,在厂家推荐下配套了自动清洗机,整体生产效率提升40%,进一步放大了自动化设备的价值。

(二)“设备+市场”联动:帮助企业“提质即增收”

联动商超、电商平台、出口贸易商,为使用全自动杀菌釜的中小型企业提供“市场绿色通道”,让品质提升转化为“销量增长、售价提升”:

商超入场优先通道:与沃尔玛、永辉等连锁商超合作,推出“品质优先”招商政策 —— 使用全自动杀菌釜的中小型企业,其产品在入场审核时可“简化检测流程、降低入场费用”,并优先安排货架位置(如生鲜区、高端食品区);同时商超协助企业在包装上标注“全自动无菌杀菌”标识,向消费者传递“高品质”信号,帮助产品实现“溢价销售”(如某卤味产品标注后,售价提升15%,仍保持销量增长)。

出口贸易对接服务:联合出口贸易公司,为使用全自动杀菌釜的企业提供“出口认证辅导(如 BRCFDA认证)、海外客户对接”服务 —— 全自动杀菌釜的精准控温与数据追溯功能,可满足海外市场的合规要求,贸易公司优先将这类企业推荐给海外采购商(如欧洲超市、东南亚进口商),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某出口贸易公司通过该模式,2023 年帮助 20余家中小型企业实现产品出口,出口额平均增长80%

全自动杀菌釜在中小型食品企业的普及率提升,需突破“成本、能力、认知”三大障碍,通过“政策金融降成本、技术服务提能力、场景示范强认知、产业链协同促增收”的系统化策略,构建“企业愿意升级、能够升级、升级后能受益”的良性循环。对政策层面,需精准补贴与金融支持结合,降低投入门槛;对设备厂家,需开发适配中小型企业的简化机型,下沉服务网络;对行业层面,需通过示范、标杆与产业链联动,让企业直观感知升级价值。

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升、市场竞争的加剧,全自动杀菌釜已从“可选设备”变为“必选设备”。只有帮助中小型企业跨越升级障碍,才能推动其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提升,进而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随着技术迭代与服务完善,全自动杀菌釜在中小型食品企业的普及率有望在3-5年内提升至60%以上,成为食品工业提质升级的核心支撑设备。

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