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
新闻中心
公司动态

全自动毛豆清洗机在速冻毛豆生产线中的核心作用

发表时间:2025-09-30

在速冻毛豆生产线中,“清洗”是连接原料预处理与后续加工(漂烫、冷却、速冻)的关键环节,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卫生安全、品质稳定性与生产效率。全自动毛豆清洗机凭借高效清洁能力、标准化处理流程、低损伤率及产能适配性,突破传统人工清洗的局限,成为生产线中不可替代的核心设备。其作用不仅是去除毛豆表面的杂质与污染物,更通过工艺协同保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、降低损耗成本、支撑规模化生产,从“基础清洁”升级为“品质控制与效率提升的核心枢纽”。

一、核心作用一:高效去除杂质与污染物,保障食品安全与产品品质

速冻毛豆作为即食或半即食农产品,原料(新鲜毛豆荚)从采摘到加工过程中,易附着泥土、杂草、虫卵、农药残留等污染物,若清洗不彻底,会直接导致产品不合格或引发食品安全风险。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通过多维度清洁技术,实现“深度去污+安全可控”,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。

(一)多技术协同,实现全场景杂质去除

全自动毛豆清洗机并非单一“水洗”设备,而是整合“高压喷淋、气泡冲击、毛刷摩擦、臭氧消毒”等多种技术的集成系统,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精准处理:

物理杂质去除:新鲜毛豆表面的泥土、杂草、破碎豆荚等物理杂质,通过“气泡冲击+高压喷淋”协同清除 —— 设备底部的曝气装置产生密集气泡,带动毛豆在水中翻滚、碰撞,使附着的松散杂质脱离;同时,顶部的高压喷淋管(水压0.3-0.5MPa)以多角度喷射水流,冲洗缝隙中的顽固泥土(如豆荚褶皱处),配合输送带的缓慢输送,确保每颗毛豆都经过3-5次喷淋循环,物理杂质去除率可达 99%以上,远超人工清洗(杂质去除率约85%)。

生物污染物控制:针对虫卵(如蚜虫卵、红蜘蛛卵)、微生物(如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)等生物污染物,设备通过“毛刷摩擦+臭氧消毒”双重处理 —— 毛刷采用食品级软质尼龙材质,在不损伤豆荚的前提下,通过旋转摩擦去除附着的虫卵(去除率>95%);同时,臭氧发生器向清洗水中注入臭氧(浓度0.3-0.5mg/L),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杀灭微生物,使清洗后毛豆的微生物总数降至103CFU/g以下,符合GB 19295《速冻预包装面米制品》的微生物限值标准,避免后续速冻过程中微生物滋生(速冻仅抑制微生物活性,无法杀灭)。

农药残留降解:针对毛豆种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机磷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,清洗水中可添加食品级降解剂(如柠檬酸、碳酸氢钠),配合“温水清洗(35-40℃)+长时间浸泡(5-8分钟)”,通过温度升高加速农药残留的水解,降解剂则破坏农药的化学结构,使最终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低于GB 2763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残留上限量》的要求(如有机磷类残留<0.05mg/kg),解决人工清洗无法彻底降解农药的痛点。

(二)避免二次污染,实现清洁过程可控

传统人工清洗依赖大量人工操作,易因“清洗水反复使用、工具清洁不彻底、人员手部污染”导致二次污染;而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通过闭环式设计,从源头避免污染风险:

清洗水循环过滤:设备配备多级过滤系统(粗滤+精滤),粗滤网过滤泥土、杂草等大颗粒杂质,精滤网(孔径50-100μm)过滤细小悬浮物,使清洗水可循环使用(循环利用率达80%),同时避免杂质沉淀导致的二次附着;部分高端设备还具备水质监测功能,实时检测水中的浊度、微生物浓度,当指标超标时自动排放污水并补充新水,确保清洗水始终处于清洁状态。

无接触式输送:毛豆从进料到出料全程通过食品级不锈钢输送带输送,无需人工接触,减少人员手部的微生物污染;设备内壁、输送带、毛刷等与物料接触的部件均采用304不锈钢或食品级PP材质,表面光滑无死角,便于清洗消毒(每日生产后可通过CIP原位清洗系统自动清洗,避免残留物料滋生细菌)。

二、核心作用二:标准化处理,降低损伤率,保障产品一致性与降低损耗

速冻毛豆的品质不仅取决于清洁度,还与“豆荚完整性、色泽、口感”直接相关 —— 若清洗过程中豆荚破损,会导致后续漂烫时营养流失、速冻时结块,最终影响产品售价;同时,生产线需保障每批次产品品质一致,避免人工清洗的“随机性”导致的品质波动。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通过精准控制清洗参数,实现“低损伤+高一致性”,是品质稳定的核心保障。

(一)精准控制清洗强度,降低豆荚损伤率

毛豆荚皮薄、易破损,清洗过程中的“冲击力、摩擦力”若过大,会导致豆荚开裂、豆粒脱落,传统人工清洗因“揉搓力度不均”,损伤率可达5%-8%;而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通过多维度参数优化,将损伤率控制在1%以下:

水压与毛刷转速调控:高压喷淋的水压可根据毛豆品种(如大粒毛豆、小粒毛豆)调整(0.3MPa用于嫩荚,0.5MPa用于老荚),避免水压过高导致豆荚破裂;毛刷转速设定为30-50r/min,确保摩擦力度足以去除杂质,又不会因转速过快磨损豆荚表皮(表皮破损会导致氧化变色)。

柔性输送与缓冲设计:输送带采用软质防滑材质,且输送速度与清洗节奏匹配(1-2m/min),避免毛豆在输送过程中因碰撞、挤压导致损伤;进料口与出料口设置缓冲装置(如硅胶挡板、喷淋缓冲区),减少毛豆下落时的冲击力,进一步降低破损风险。

(二)标准化流程,保障批次间品质一致性

速冻食品生产线需满足“工业化、规模化”需求,每批次产品的清洁度、损伤率、含水率需保持一致,否则会影响后续漂烫时间、速冻温度的设定,导致产品品质波动。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通过“参数固定化+自动化控制”,实现标准化处理:

参数可存储与调用:设备可存储多组清洗参数(如针对不同季节、不同产地的毛豆设定专属参数),生产时直接调用,避免人工调整导致的误差;例如,夏季毛豆因水分含量高、杂质少,可降低水压至0.3MPa、缩短清洗时间至5分钟;冬季毛豆因表皮较硬、杂质多,可提升水压至0.4MPa、延长清洗时间至8分钟,确保不同批次的清洁效果一致。

实时监控与反馈:设备配备摄像头与传感器,实时监控毛豆的清洗状态(如杂质残留情况、损伤情况),并通过PLC控制系统调整清洗参数(如发现杂质残留过多,自动提升水压或延长清洗时间);同时,自动记录每批次的清洗数据(清洗时间、水压、臭氧浓度、损伤率),便于追溯与质量管控,满足食品生产的“可追溯性”要求。

(三)降低物料损耗,提升生产经济效益

损伤的毛豆(开裂、脱粒)无法作为成品销售,只能作为废料处理,传统人工清洗的5%-8%损伤率会导致大量物料损耗;而全自动毛豆清洗机将损伤率控制在1%以下,按日产10吨毛豆的生产线计算,每日可减少损耗400-700kg,年减少损耗144-252吨,按速冻毛豆市场价8/kg计算,年节省成本约115-202万元,直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。

三、核心作用三:适配规模化产能,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人工成本

速冻毛豆生产线的产能通常为5-20/日,传统人工清洗需大量劳动力(按每人每小时清洗50kg计算,日产10吨需40人),且效率低、易疲劳,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。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通过“连续化作业+高产能设计”,成为支撑生产线效率的核心设备,实现“降本增效”。

(一)连续化作业,匹配生产线产能

全自动毛豆清洗机采用“进料-清洗-出料”连续化设计,无需间断操作,单台设备的处理能力可达1-5/小时,可根据生产线产能灵活配置(如日产10吨生产线配置22/小时的设备,日产20吨生产线配置45/小时的设备),确保清洗环节不会成为生产线的“瓶颈”,例如,某企业采用23/小时的全自动清洗机,配合上游的毛豆分拣机与下游的漂烫机,实现“分拣-清洗-漂烫”无缝衔接,每日(20小时生产)可处理120吨毛豆,远超人工清洗的产能(40人每日仅能清洗40吨)。

(二)自动化控制,降低人工依赖

设备全程通过PLC控制系统自动化运行,仅需1-2名操作人员负责“进料监控、参数调整、设备巡检”,无需人工参与清洗过程,大幅降低人工需求:按日产10吨生产线计算,人工清洗需40人,而全自动清洗仅需2人,每日节省人工成本约8000-12000元(按人均日工资200-300元计算),年节省人工成本约292-438万元,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
(三)缩短清洗周期,提升整体生产线效率

传统人工清洗需经过“浸泡-揉搓-冲洗-沥干”多个环节,单批次清洗周期约30-40分钟;而全自动毛豆清洗机将所有环节整合为连续流程,单颗毛豆的清洗周期仅5-8分钟,且无需等待批次完成即可连续进料,大幅缩短清洗时间。以日产10吨生产线为例,人工清洗需分20批次完成(每批次500kg,周期40分钟),总清洗时间约13.3小时;全自动清洗机连续作业,总清洗时间仅5-8小时,为后续漂烫、速冻环节预留更多时间,提升整体生产线的运转效率。

全自动毛豆清洗机在速冻毛豆生产线中的核心作用,是从“基础清洁工具”升级为“食品安全保障者、品质稳定控制器、生产效率提升器”:通过多技术协同实现深度去污,保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;通过精准参数控制降低损伤率,确保批次间品质一致,减少物料损耗;通过连续化、自动化设计适配规模化产能,降低人工成本,提升整体效率,其作用贯穿“原料-成品”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、品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,是现代速冻毛豆生产线实现“工业化、标准化、高效化”的核心支撑设备,也是企业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速冻农产品需求的必要保障。

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