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环热水杀菌锅通过高温热水杀灭微生物,杀菌时间与温度紧密相关,以下是详细研究:
一、基本原理
微生物的生长受温度影响显著,在一定范围内,温度越高,微生物的酶活性越强,生长繁殖速度越快,但超过其耐受极限,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会发生变性,导致微生物死亡。循环热水杀菌锅的杀菌时间与温度协同作用,以达到彻底杀灭微生物的目的。
二、常见温度 - 时间组合及效果
• 低温长时间杀菌(LTLT):通常采用62-65℃,保持30分钟,该方式杀菌较温和,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,但杀菌不够彻底,可能残留部分耐热微生物,适用于一些对风味和营养要求高、保质期要求相对短的食品,如果汁、牛奶等。
• 高温短时间杀菌(HTST):一般温度为72-75℃,持续15-20秒,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杀灭大部分致病菌和微生物,较好地保留食品品质,常用于液态食品的杀菌,如牛奶、啤酒等。
• 超高温瞬时杀菌(UHT):温度达到135-150℃,时间仅为2-5秒,可杀灭几乎所有的微生物,包括芽孢,杀菌效果彻底,能显著延长食品的保质期,但可能会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产生一定影响,常用于奶粉、UHT牛奶等产品。
三、影响因素
• 微生物种类和数量: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温度和时间的耐受性不同,芽孢杆菌属的芽孢耐热性强,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才能杀灭;微生物数量越多,达到相同杀菌效果所需的时间就越长。
• 食品性质:食品的pH值、水分活度、成分等会影响杀菌效果。酸性食品(pH值低于4.5)中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,杀菌相对容易;高水分活度的食品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,需要更严格的杀菌条件;食品中的脂肪、糖、蛋白质等成分会影响热的传递,从而影响杀菌时间和温度的选择。
• 杀菌锅性能:循环热水杀菌锅的加热方式、热分布均匀性、保温性能等会影响实际杀菌效果。热分布均匀的杀菌锅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杀菌温度,减少杀菌死角,提高杀菌效率。
四、研究方法
• 微生物挑战试验:在模拟食品的培养基中接种已知数量和种类的微生物,然后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杀菌处理,通过检测杀菌后残留的微生物数量,确定杀菌效果,绘制温度 - 时间 - 杀菌率曲线。
• 数学模型建立:利用Arrhenius方程等数学模型描述温度与微生物死亡速率之间的关系,预测不同温度和时间组合下的杀菌效果,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。
五、实际应用中的考虑
• 产品质量: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前提下,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,以减少对食品品质的影响,如色泽、风味、营养成分等。
• 生产效率:综合考虑杀菌时间和温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,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参数,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。
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://www.zcatspjx.com/